不知道來過太魯閣多少次了,卻以這一次的感受最為深刻。台灣的好山好水,適合慢慢欣賞,細細品味。而這也是我喜歡的生活步調。
歷經昨天慘烈的一九三縣道之後,雖然覺得疲累,沒想到睡一覺起來,又變成了一尾活龍。那就繼續今天的行程,太魯閣騎乘之旅吧。吃完熱鬧的DIY早餐後,我們八點從火車站出發。外面已是艷陽高照,早安,花蓮。
今天的行程很簡單,從火車站騎到太魯閣天祥。以前曾經健行、撘遊覽車、開車,甚至騎摩托車到太魯閣,騎腳踏車倒是第一次。雖然很期待,但出發前不免懷疑,以前騎摩托車上來都覺得累,騎腳踏車真的沒問題嗎?後來證明,太魯閣比一九三好騎多了。
從火車站到新城的路似乎是一路上坡,總覺得還沒到太魯閣,整個人都已經虛累累了。終於看到記憶中熟悉的小七,以前上太魯閣前,都會來這裡補給一下,感覺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樣的開心。
過了小七,前面就是太魯閣的牌樓了。
路標是一定要照的,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,即使現在看到照片還是覺得開心。我們以最自然的方式,親近太魯閣。搭車雖然節省了很多時間,但是也隔絕了人與大自然的互動,聞不到綠草的香氣,感受不到陽光的炙熱。這次到太魯閣騎車,我深深的感受到,被太陽曬得汗水淋漓,再由山風溫柔的吹乾,是多麼暢快。
一開始因為覺得不可能完成目標,加上昨天沒有照相的遺憾,我今天索性就放棄了,決定不再跟著大家的進度。反正確定不會迷路後,我寧願自己慢慢騎。加上風景實在太美了,以前搭車時不可能隨時停車拍照,現在卻可以隨時停下,這麼好的機會,再不好好把握,回去真的會捶心肝。於是我慢慢的騎,發現其實蠻輕鬆的,坡度平緩,加上沿路有樹蔭,山谷不時吹來的風,超舒服。
人是很貪心的,照了第一張,就會想照第二張、第三張。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,看到什麼都覺得漂亮,不停讚嘆,怎麼這麼美,毎個轉角、毎塊石頭、毎個隧道,都鬼斧神工,渾然天成。而且厲害的是,沿路呈現各種不同的美景,怎麼照也照不完,一段路越騎越慢,畢竟下次來這裡都不曉得什麼時候了。而且,近距離的接觸,跟待在車子裡欣賞,是完全不同的感覺。
我很喜歡這一張照片的感覺。下面溪谷呈現柔柔細細的白,我躲在樹後偷窺。
再一個轉角,是很壯麗的山景。白雲好像活靈活現的,在山谷間溜滑梯。
我喜歡隧道,隧道總給我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幻感覺。彷彿走過隧道,就可以通到另一個新天地。
這一個角度看也超美的。繞來繞去,我好像還在看同一個溪谷,卻看到各種不同的風貌。我直到現在才感覺到太魯閣的魅力。以前還不曉得為什麼外國人這麼愛來這裡,現在我也愛上這裡。
再拐個彎,又是不同的景色。接下來是一層一層山巒疊翠,我也很喜歡。
在這裡騎車真的很享受。有天然的樹蔭,吹著涼爽的山風,疲累的程度比昨天少了很多。
有樹蔭的道路我都喜歡,超涼的。而且這邊山壁的石頭開始不一樣了,多了幾分滄涼的感覺。
隧道又來了,這裡隧道真的很多,這也代表當初開路的人真的很辛苦,真的要好好感謝他們。
再來是燕子口。發現有名的錐麓古道竟然就在這裡,走進去一定很漂亮。燕子口也是隧道,裡面奇岩怪石,地勢險峻,景色跟前面也完全不同。
往下看是滾滾泥水,水流湍急。石頭看起來非常堅硬,佈滿不規則紋路。雖然看了會有點腳軟,但也是美極了。
再過來好像快到天祥了吧,我們一直接收到這樣的訊息。突然看到一座紅色的橋,在山林中挺醒目的。
過了橋,沿路還是山谷地形。
終於到了天祥隧道,一路上坡,雖是緩坡,十幾公里騎下來也是會累的。
發現天祥也有小七,就很興奮的想要拍照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小七已經變成大家的好朋友了。之前在清境看到小七也是超級興奮,去日本時更要到小七尋寶。午餐就在小七買了泡麵,友人說在山上吃泡麵感覺更香,我也這麼覺得。
吃完午餐,我們休息到二點,接著滑到綠水喝咖啡是非,跟大家一起聊天最快樂了。之後是順暢又快樂的下滑之旅,我們從天祥一路下滑回新城,順路去長春祠照相。回到新城小七剛好四點,準備用餐。回程搭晚上七點的二鐵列車回台北。
這次太魯閣之旅真的很感動,同樣的景色,換了不同的交通工具,感受竟然完全不同。以前我都沒有感覺到它的美,直到我近距離的接觸,才發現太魯閣的美果然與眾不同。境由心生,境隨心轉,很多熟悉的人物風景,當我們換了個角度來看,感受也會完全不同。下次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再來花蓮,但是我深刻的體會到,花東,用騎的最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