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板橋車站附近有很多傳承許久的美味小吃,其中的肉羹湯我覺得很有特色。一碗油飯,配上一碗肉羹湯,就是一頓道地的老板橋人早餐。簡單又美味,雖然近幾年的板橋轉變非常多,但還好有這些懷念的老味道,串起了板橋的過去與現在。

有別於一般把湯勾欠的做法,也不是拿厚厚的魚漿裹肉,板橋的肉羹湯做法,是把單純的豬肉塊先用醬料醃漬後,沾了濕粉,置入到滾水中煮熟。煮好的肉塊外面自然有一層QQ的粉糊,豬肉吃起來也很軟嫩,帶有自然的肉香與醬油香味,這就是主角肉羹。煮好後先將肉羹放在旁邊,待客人點餐後,店家便將肉塊放入碗中,加入少許醬油與高湯,上面一定要灑一瓢蛋花,加上自製油蔥,少許蔥花,就是一碗間單又美味的肉羹湯了。

黃石市場附近,有很多賣這種肉羹的店家,每一家都各有特色,各有支持者。黃石謝家肉羹吃起來清爽,店面位置多,而且有時還有貓咪坐檯。來這裡吃肉羹湯,配上一碗油飯,再加點個豆腐,就是一頓很豐盛的早餐了。謝家肉羹的油飯吃起來是傳統的味道,鹹香有味,口感較為濕潤,吃起來略帶點油。加上紅色的沾醬,味道又更豐富。曾經看過老客人點了肉羹麵後,大量的把紅色沾醬倒入湯中,吃得津津有味,這可能是內行人的吃法,我還沒有勇氣嘗試。

這裡的油豆腐也很特別又好吃,它可不是外面那種黃色油豆腐,丟在水中煮得軟趴趴的模樣。而是拿傳統的板豆腐,先到油裡稍微炸至金黃後,一塊塊疊在盤中,等到客人點菜時,再把豆腐夾入盤中,淋上甘甜的醬油膏,淋一點蔥油,就是一個相當好吃的小菜了。豆腐相當新鮮,吃起來軟綿充滿豆香,因為炸過又帶點油香。配上醬油膏,真是人間美味。我一直覺得,只要食材新鮮,原味就很好吃。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母親從菜市場買回來的傳統豆腐,稍微用熱水淋過,只要沾金蘭醬油,在記憶中真是難忘的美味。

店家還有賣很多食物,不過我來這裡就只會吃這三種東西。其實光一碗肉羹湯就很大碗了,小鳥胃的人,應該也吃不下其他東西了吧。(其實是要留一點空間吃甜點啦)

附近還有很多類似的店家,例如宮口街的邱家肉羹,是我早年的最愛。這裡的油飯帶著麻油香,飯上面舖著略帶鹹味的香菇與瘦肉絲,跟傳統的油飯吃起來完全不同,相當清爽不油膩,第一次吃的時候真是驚為天人啊。後來我連續吃了好幾年。她的肉羹湯也相當美味,同樣的做法,邱家肉羹粉裹得比較薄,而且肉似乎是梅花肉,總覺得多了點油脂,吃起來更為滑嫩油香。而且湯頭也比較濃郁。尤其邱家肉羹的老闆真的很勤勞,每次過年總很早就開業了,幾乎全年無休,給客人相當安心的感覺。

不過近幾年從下一代接手之後,我總覺得味道稍微變了一些,不論是油飯或是肉羹湯。雖然食物也還是好吃,但後來我就比較少去了。

這個油飯,目前還是我的最愛,其他地方比較難吃到這樣的味道。淡淡麻油香,淋不淋醬都好吃。只是最近去吃,總覺得味道似乎越來越淡了。

懷念臭豆腐對面的小李肉羹,有一陣子也是我的最愛。小小的攤車,非常陽春的用餐環境,卻總是吸引了很多在地人用餐。因為生意太好,他們的肉羹經常都是現點現煮,肉塊大而夠味,湯頭直接用煮肉的湯,喝起來味道鮮美,尤其是加上新鮮油蔥,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整個吃起來就是新鮮、熱呼,相當過癮。可是因為生意太好老闆太累,經常可見老闆夫妻倆互相嘀咕,我還蠻喜歡看他們一家人聊天的,很溫馨家常的感覺。只是後來我又變心了,轉戰謝家肉羹。這附近其實還有很多家類似的店,不過我比較常吃的就這幾家。

這麼有趣的板橋肉羹湯,我也是最近幾年才知道的,後來就一試成主顧了。這裡的每一家肉羹湯都各有特色。朋友總是老的好,小吃我也喜歡歷史悠久的。這些傳統小吃,已經變成了板橋的歷史,在地特色,更是板橋人心中思念的家鄉味。希望他們可以長長久久,傳承下去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謝家肉羹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udreyyu 的頭像
    audreyyu

    audreyyu的部落格

    audrey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